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關於台北市市長內閣遴選爭議


(本文刊登在2014/12/19蘋果日報即時論壇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219/527175/ )



對於柯文哲市長的台北市內閣遴選爭議,
將柯營中許多團體路線的爭議浮上檯面,老實說身為市民的我看得很開心。
倒不全然只是看熱鬧的心態,也有種柯市府正表現出民主社會的政治樣貌之喜。

過去的市府政務官內閣遴選完全是不開放的,除了權力中心之外根本沒有人會知道遴選、任命過程,
更不用說去檢視政見、以至於之後的表現,市長就像全市府的獨裁君主一般。
這也許是市政較有效率的方式,但也欠缺了民主參與的過程。
現在透過這種遴選委員的機制,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與政務官任命的過程,我覺得非常好。

老實說,在柯文哲提出開放政府口號的時,
就已經可以預料未來在市政上會在很多地方遇到這類浮上檯面的路線爭執。
尤其在彼此的價值已經無法妥協、近似宗教信仰時,爭執只會越來越嚴重。

但民主制度本來就不是追求效率的制度,把權力開放給更多的人、理所當然會出現更多張嘴吵鬧。
在效率與民主開放之間如何妥協,也是柯營必須面對的問題。
即使是爭輸路線憤而辭職的人,其實也較爭吵之前獲得了更多的認知與影響力,不盡然是甚麼壞事。


但就本次文化部長遴選爭議來看,老實說除了小團體間的互相排擠、
以及「只有我最懂你們都不懂」的傲慢之外,看不到什麼足以引起討論的問題。
評鑑委員對於自己討厭的人被選上憤而辭職,可以理解是因為不想替其背書;
但只因如此就憤怒到開記者會批評整個參與的體制,實在令人感到不解。

可以推論,也許某些遴選委員從一開始就誤將「開放政府」當成與自身的意識形態是同一件事,
所以才會有這麼強烈的反應。
也許不願意與自己意識形態不符的團體為伙,是一種清高的表現,
但也不免為其所堅持的意識形態,失去了離開小圈圈走向大眾的機會感到惋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